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动态演进、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赵永平,汉玉玲

以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助力乡村产业兴旺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基于1999—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测算与评价了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实证分析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源自农业技术进步,而农业技术效率存在恶化风险;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上逐渐呈现南北差距替代东西差距的现象,数值上呈现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的现象;全域层面社会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户投资意愿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基础设施具有负向抑制作用,分区域各动力因素的影响方向与大小差异较大。因此,应通过持续推进城镇化、加快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以及实行合理的农业人才分配制度以提高农业效率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农村全要素生产率;乡村振兴;时空分异

F320.3
A
2095-929X(2022)05-00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