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冲击效应及应对策略研究

李红坤,李子晗

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极端气候事件在全国各地爆发频率和程度飙升,对经济运行体系产生严重冲击,加大了财政收支压力,金融市场出现大幅震荡,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交叉感染加剧,加重了银行系统性风险,严重威胁到国家经济安全。结合中国行政治理机制和经济发展特点构建银行系统性风险指标,从地方政府债务中介效应角度验证气候变化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一般规律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将显著引致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风险积累作用时滞为2~3年;气候变化对法治化水平较高与较低省份的银行系统性风险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影响均显著,法治化水平较低省份的地方政府债务中介效应显著但法治化水平较高省份中介效应不显著;弱气候变化冲击和强气候变化都将引致银行系统性风险,地方政府债务中介效应均显著但存在显著差异。为此,从推动绿色经济转型、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应对策略。

气候变化;银行系统性风险;地方政府债务

F832.3;F812.7
A
2095-929X(2024)06-0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