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公共产品视角下的对外援助

——动机、特点和表现形式

马海涛,王麒植,王一帆

援助活动中的成本承担方与受益方分离,具有准全球公共产品特征,因而面临供给激励摘不足问题。在回顾主要国家对外援助动机及互动方式的基础上,探讨了现实中用以缓解供给激励不足的手段及其对援助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选择性激励”手段常被用以缓解供给激励不足问题具体表现为援助国经常从自身利益出发对援助对象和方式进行筛选,甚至在援助中捆绑各类附加条件;“选择性激励”手段虽然有助于缓解供给不足,但是却使得援助活动成为援助国自身利益的延伸甚至会引发多个援助国之间的利益纷争:援助国之间的利益冲突既表现为主导权之争,也表现为议题层面的话语权之争。两方面竞争共同塑造了国际援助格局。以上分析表明。中国一方面要坚定站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立场上推动国际援助体系变革,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构建有竞争力的发展议题。应对援助领域的话语权竞争。

全球公共产品;对外援助;选择性激励

F810
A
2095-929X(2024)01-0005-10